天道酬勤。 狭路相逢勇者胜。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公务员面试答题十大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忌专说好话,但要注意腐败、消极现象在社会上都是支流、局部、小部分) 二、坚持辨证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表态的原则。(角度一定要找准) ——————————特别适用于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四、遇事冷静的原则。(适用于困难、矛盾、委屈、挫折、未预料到的突发事件) 五、多做自我批评的原则。 六、汇报(领导)、沟通、交流(同事)的原则。 七、扬弃的原则。(在不顺利的情况下) 八、坚持周密计划、精心实施、认真总结的原则。 九、坚持大局观、全局观、系统观和树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团结合作的原则。 十、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发生矛盾的时候) 第一部分 自我认知能力 一、有人说:基层工作很艰苦,你为什么报考公务员? 审题:自我认知类(联系自己实际将有非常效果) 答: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我是一个从农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娃,能够替老百姓办一点实事,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报考公务员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求职的需要。坦白地说,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基本生活解决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做贡献。 2、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公务员考试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非常具有挑战性,是一个可以证明我能力的机会,是对我的一次考验。 3、为了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我非常希望能够为改变自己家乡落后的面貌,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4、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公务员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我迫切地想成为这个队伍的一员。 最后,假如我能够成为一个光荣的国家公务员,我一定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二、如果你被录取了,你将会怎么做? 审题:自我认知类。 答:假如我能幸运地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将把“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作为毕生追求,我将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尽快适应环境,努力钻研业务,熟悉本职工作,在将工作抓实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力求工作有突破。 3、在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有损公务员形象的事坚决不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话坚决不说。 4、在学习上,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做到“四向”:向书本求知,向老同志求教,向领导求帮,向实践求真。因为我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注重四言八句) 5、在为人处事上,谦虚谨慎,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 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你是怎样理解的? 审题:名言警句类。 答:这个名言是说我们工作的宗旨、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底是什么,关键是一个对谁负责的问题,是对领导还是对群众,答案当然是后者。我认为对人民负责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这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明确指出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这是公务员的职责决定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对人民负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适时引用名言是制胜法宝) 3、是历史规律所决定的。孟子曾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体,只有民心稳定,国家才能迅速发展。 四、如果你成为一名公务员,你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机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2、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3、如果能成为一名公务员,我将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站起来当伞,为人民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 五、你受过挫折吗?请谈谈你有何感想。(你最难忘的事) 审题:面对挫折,困难的表现。(最好是小事,以小见大,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切忌拉杂,切忌恋爱失败、哥们背叛等消极内容) 答: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确如此,没有哪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也一样,在我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件事至今难忘: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难事肯定不少,但当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一定牢牢记住一句话“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决不回避,要勇敢面对,想办法及时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 第二部分 组织能力 一、 普通型 1、 单位领导交给你一项组织公务员培训任务,你怎么办? 审题:组织能力,框架就是“一个帽子三个环节”。 答题要点: (破题)公务员肩负着“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需要德才兼备,不仅要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而公务员的培训就成为公务员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领导交给我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重托,把它当作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满怀信心,争取圆满完成这项工作。我将按照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这次培训: (1)周密计划准备。 一是做好方案。首先我要了解本次培训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做好关于培训课程、师资、教材、时间、场地、人员、经费、培训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后勤保障的计划,并报领导批准。 二是做好准备。根据计划联系老师,并根据老师的意见准备相关资料;安排好培训所用场地、学员的食宿以及安全工作;就培训内容、时间、地点等相关事项下发培训通知并做好联络工作;联系学院参观考察的单位和交通事宜;购买笔记本、签字笔、学员证等学习用品;制作结业证书;综合各方面情况编印学员手册。 (2)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学员报到接待工作、发放学员证、学员手册、学习材料和房卡、餐券;举行开班仪式,宣布正式开班,介绍到会领导,领导动员讲话,介绍整个培训的学习安排等;在培训过程中随时与领导、老师、学员、宾馆保持沟通,确保培训顺利进行;进行分组讨论,举行结业典礼,颁发结业证书;做好善后工作,如清点物资、结算经费。 (3)撰写总结报告。一是向领导汇报本次工作的完成情况,二是总结本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组织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三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领导安排你与一位老同志去考察,老同志性格古怪,不好合作,怎么办? 审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一个帽子,三个环节”之间再加上一个协调环节。 (1)原话。 (2)在制定计划之前,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做到情真意切,我相信,只要我尊重老同志,一定会得到老同志的支持。在充分听取老同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详尽的方案。 (3)在考察过程中,要多体贴老同志,关心老同志身体,要做到“想得多一点,手脚勤一点,工作积极一点”。力争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4)原话。 二、突发型 审题:组织能力、突发事件。 某地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领导交办你去完成,你如何解决? 答题要点:1、事关老百姓生命安危,•••(加上帽子)我将竭尽全力处理好食物中毒事件。2、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途中抓紧时间通知卫生、公安、质检等相关部门到达现场。3、到达现场后,按照相关事故制定的应急预案,成立领导组,负责全方面的工作。领导组下设相关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抢救组,千方百计抢救中毒者;二是事故调查组,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堵住中毒的源头,防止中毒人群进一步扩大;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组,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四是宣传组,及时向外界发布有关中毒事件的情况,避免外界恐慌;五是治安组,维持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群,维护社会稳定。4、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随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特别是重大问题和情况。5、事件处理完毕后,写出总结报告,重点是分析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第三部分 协调、应变能力 一、进入单位之后,你感觉上级对你有意见,怎么办? 审题:协调、应变能力,框架是“八字方针”。 1、(冷静)。我感觉上级对我有意见,可能是我自己的误会;上级作为有多年工作经验、丰富阅历的领导,不会轻易对下属有意见。 2、(反思)。如果确实有意见,我会认真查找自身原因,是否工作不够积极、成绩不够明显,处世方法过于生硬。如果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会努力改正。 3、(沟通)。如果是因为其它种种原因,领导对我产生了误会,我会在适当时间、适当场合找领导沟通汇报,以消除误会,取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4、(扬弃)。决不因为上述感觉而挫伤工作的积极性,我将总结经验教训,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同时加强与领导的汇报,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二、你是一个机关普通工作者,去别处联系工作时,别人小瞧你,你怎么办? 审题:应变、协调能力,“八字方针”。 1、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眼前发生的情况。 2、尽快反思,及时沟通。如果是自己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不妥,或者是自己没把事情表述清楚就要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如果是自己手续不够完善,立刻回到单位补办相关手续;如果是属于对方素质底下,有意刁难,就直接找领导汇报工作。 3、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全局观、大局观,其他单位同志来办理业务时,一定要做到热情接待,决不有意为难。 三、你和同事依法行政受围攻,你将会怎么做? 审题:突发事件。 答:1、沉着冷静,做到不慌乱,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 2、反思。如果是自己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要立刻向群众道歉,转变态度。同时,细心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若符合政策规定,立刻告诉群众正确的解决途径;若不符合相关规定,要向群众耐心宣传,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劝解群众回家;若有实际困难但又不能立刻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反映。 3、如果不能控制场上的局势,要果断决定,迅速撤离现场,并及时向领导和公安部门汇报。 四、你在依法执行公务中,有亲友、师长来说情,你怎么办? 审题:原则性问题。 答:应该承认这是会经常遇到的事,要明白这是对自己原则性的考验,因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把原则与做好亲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分门别类处理: 1、如果亲友反映的情况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就要按有关程序进行办理。如果不符合,要耐心地做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得到理解。 2、当前面二者发生矛盾,实在不能调和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因为原则重于亲情,制度高于友情,公情大于私情,坚决做到不徇私枉法。 五、如果你是新招收的公务员,最近有群众投诉你行政不作为,你如何处理? 审题:应变能力、协调能力。 答:首先,我会保持冷静,在工作中遇到被投诉以及其他的一些困难时难免的,关键是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其次,我会分析被群众投诉行政不作为的原因。一是看是否是自己确实忽略了群众的要求,而是看是否群众不太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而提出超出政策规定的要求,三是看是否是群众了解相关的规定,但是提出的要求不合理。 再次,我会把整个事情的具体情况和拟采取的补救措施向领导作出说明,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我会根据原因采取相对的对策。如果是自己忽略了群众的要求,我会按照政策规定尽快将群众的事情办好;如果是群众不太了解政策规定而造成的误解,我会向他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消除他的误会;如果是群众提出的要求不符合政策规定,我会明确地向他指出。 我不会因为群众投诉了我而丧失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会一如既往地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争取早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六、当工作和学习发生了矛盾,你在工作时间抽空学习,领导和同事对此颇有微辞,你该怎么办? 审题:协调能力。 答:1、应该肯定学习是好事,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是要讲究学习方法。 2、要树立工作学习两不误的观点,因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们应该尽量牺牲休息时间学习,争取不和工作相冲突。如果二者发生矛盾,要按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处理,比如说,要替领导起草一个讲话稿,就要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全力以赴的将此项任务完成。 七、两位上司有矛盾,分别向你诉说,你怎么处理? 审题:协调能力。“三个原则一个观点” 答:两位上司都向我诉说,体现了上司对我的信任,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感情中立的原则。只当“收音机”,不做“传话筒”,不在同事中传播、散布。 2、坚持工作态度端正的原则。不能因为领导的矛盾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要忠于职守,更加努力,无论哪位领导安排的任务,都要尽心尽力的去完成。 3、坚持维护团结的原则。要做到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团结的话多说,凡是有利于团结的事多做。促使两位领导早日化解矛盾。 有一首歌唱得好:“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树立“团结就是力量”的观点,要明白,取得成功,团结是基础;取得成绩,团结是前提,要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一定要重视团结的力量。 八、你见义勇为救了一个被车撞倒的老人,肇事者扬长而去,受害者家人误会是你干的,你怎么办? 审题:应变能力,协调能力。 答:遇到这种情况,心中难免有一丝委屈,但我不能丧失信念,因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大力提倡。因此,我应当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将千方百计把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因为个人的委屈和生命的价值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同时,立刻向公安部门报案。 2、安置好伤者后,及时与受害者家属沟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事情发生的经过,得到他们的理解,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受害者家属的误解。 3、尽量提供人证物证,积极协助公安部门的工作,尽快找到真正的肇事者,事后及时将情况向单位领导汇报。 4、如果做了上述工作仍不能解决问题,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九、参加工作后,怎样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人际关系? 审题:协调能力。 答: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是十分重要的。我参加工作以后将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虚心。戒骄戒躁,尊重领导,尊敬同事,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 2、诚心。为人做事,诚实守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3、热心。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少说多做,把远大目标同脚踏实地干工作结合起来,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十、10名群众到你单位上访,扬言不解决问题就绝食,领导委托你全权处理此事,你怎么办? 审题:协调能力。“一个帽子+八字方针” 答:领导委我以重任,体现了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一定把这当做锻炼自己的机会,尽心尽力处理好这件事,以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处理: 1、保持冷静,热情接待。做好情绪激动群众的劝解工作,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2、细心询问,认真记录,分门别类处理。如果群众反映属实,但不属于本单位的管理范围,就要告诉正确的解决途径;若属于单位管理范畴,但一时又不能处理的,要给群众承诺办理时限,待请示领导后再答复群众;如果群众是受人教唆,就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 3、要告诉群众,绝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并劝解群众回家。 4、等群众走后,及时将记录整理成规范的书面材料,向领导汇报,争取早日处理好这件事。 十一、在完成某项工作时,我认为领导的方式不好,该怎么办? 审题:协调能力。 答:遇到这种情况,先要冷静下来,反复思索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确定以后,也要分情况处理: 1、如果领导已作出决定,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要始终记住: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 2、如果方案正在讨论中,就要发挥工作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合适时间向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如果领导决定违反了原则,要及时提醒领导,如果领导置之不理,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十二、直接领导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把你的功劳说成是他的,你怎么办? 审题:观念问题,协调能力。 答:遇到这种情况,心中难免有一丝委屈,但要理性地去认识这个问题,正确对待,思想千万不能走极端。 1、要树立正确的功劳观。因为功劳的取得,凝聚着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直接领导这样做,是因为他站的角度不同,他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汇报,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妥。 3、上级对直接领导的肯定,其实也就是对我的肯定,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是我们集体的荣誉。 最后,我一定会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努力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服务,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第五部分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一、有人说:“有的干部不给好处难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你是怎样看待的?(很多机关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你怎样认为?) 审题:腐败现象。“十字方针” 1、认帐。按照实事求是的观点,应该承认这种现象在社会上确实存在。 2、辨证。不过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它只是支流而不是主流,是局部而不是全部,是部分而不是整体,我相信绝大多数干部真心实意替老百姓办事的。 3、危害。尽管是少数,但它严重随还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将危及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4、表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反腐倡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09名厅级以上高官落马,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反腐的决心,我相信,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 5、表态。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一定牢记党的宗旨,忠于职守,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二、 据报道,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纷纷采取奖励五千元到两万元不等的高额新生奖学金作为优惠措施,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校。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新生事物,社会现象,辨证地看。 答: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体现了我们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同学们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我想这件事从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有不妥:1、学校条件的好坏关键的一条是好的教学质量,而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用经济利益吸引生源上,而不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 对于培养人才是不利的。2、孔子曰有教无类,高考成绩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根本依据,太注重吸引所谓的优秀生源,而不能真正把握优秀生源的标准,对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成长也是不利的。3、既然是争取生源,就应该制定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标准,凭分数录取是比较公平的做法.但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标准 参与进来,到时候我们的录取标准一定会更加科学的。4、学校要合理地利用奖学金吸引学生,比如根据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区别对待,多把这些钱用在比较贫困的同学身上。 三、 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替人找寻失物或亲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人说“做好事不能收费”,你怎么看? 审题:新生事物,注重积极意义。 答:第一,我觉得这家公司的做法与我们提倡的“做好事不能收费”是不矛盾的。原因就在于,前者作为一个市场实体,把帮人找失物作为其生存发展的业务来做,那么收费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的,但决不能惟利是图;后者倡导的是一种社会风尚,就个人而言,从道德上看是不应该寻求报偿的。第二,从社会看,社会有责任肯定、表彰有德之人,而且应该形成机制,营造氛围,激励更多的做好事,让好人有好报。第三,要彰显社会道德,政府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发挥社会舆论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2、发挥基金组织表彰先进的作用,让社会捐助的资金用得其所。3、有关行业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比如出租车行业可以制定对于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的奖励制度,根据行业特点,做到有章有据。4、国家用立法的形式为好人好事保驾护航。去年10月,物权法作为基本法已经确定了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保管费等必要费用或报酬。但是具体的操作还很复杂,不同的物、不同的情形会产生不同的费用和管理,这些方面的规定都需要逐步完善。 四、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涌现,你对此有何看法? 审题:新生事物,社会现象,辨证地看。 答:1、随着体制的改革,民办学校的兴起应该说是件好事。一办教育是全民的事,不能由政府一家独 办,民办学校的兴起体现了全民对教育的重视,又可以解决办教育成本高的问题。二民办学校的兴起势必带来各种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能形成各级各类学校 间的竞争,提高整体的教育素质。2、当然,民办学校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设施,开办者要对受教育者负责,但开办的目的又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在支持、扶 植民办学校的同时,政府对其要严格审批,加强指导,加强监督。 五、现在,机关里有句话比较流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坐半天”,你怎样理解?(“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审题:消极现象。“八字方针” 答:批判,否定。找出原因:1、干部自身素质不高。2、单位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3、就构设置重叠,人员臃肿。 提出可行性对策:1、加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格要求,奖罚分明。3、撤销相关管理机构,精简人员,切实实行竞争聘任上岗制。 六、杭天琪到宜宾义演,组委会为观众准备了小板凳,结果在演出结束后,却出现了观众哄抢小板凳的场面,你是怎样看的? 审题:消极现象。“八字方针” 答:这个现象随还了宜宾市得形象,反映了部分市民道德素质还不高,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坚决予以批判。 1、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工作中,精神文明建设还抓得不够;另一方面,观众有一种“法不治众”“不拿白不拿”的心理在作怪。一个文明城市,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还包括市民的文明素养、社会治安情况等,宜宾近两年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滞后。 2、对策:坚持两手抓,重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在市级各大媒体上展开专题讨论,让社会来关注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问题,要让拿小板凳的人后悔莫及。 3、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一定要做社会的楷模,努力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建设美好宜宾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请谈谈诚信。 审题:社会现象的认识。 答:“诚信”,诚实,信用,做老实人,讲诺言,不能出尔反尔,因为诚信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诚信在社会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有了诚信就能取信于民;社会有了诚信,就有了秩序;企业有了诚信,就有了无形的资产,城市有了诚信,就是品牌,人有了诚信,就有了人格魅力。 2、表态,做诚信楷模。 第六部分 思辨题 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是怎样看的? 审题:矛盾类,“分点论述法” 答:我认为谦虚和骄傲表面上是对立的、相反的、不相融的,但按一分为二的观点,又是统一的、发展的、变化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列宁曾说过:“真理朝前一步就是谬误”,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真理的。对这句话,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1、在工作、学习、生活、为人处事方面,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如果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目中无人,肯定要落后。所以,做人,谦虚使人进步。 2、在求职时,骄傲是一种自信的体现,就是要敢于表现,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接受挑选。因此,做事,自信使人成功。 二、有人说“知足常乐”,也有人说“知足不能常乐”,你是怎样看的? 审题:同上。 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作为国家公务员,在生活、待遇、名利、金钱方面应该知足常乐,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知足常乐,因为公务员永远也不会变成富翁,要做到“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2、在工作上、学习上,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才能攀登高峰。 三、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你是怎样看的? 审题:消极现象。“八字方针” 答:解释含义,本义于社会义,成绩突出的人易遭打击排挤。 1、不能因为怕而不敢去竞争,不敢足拼搏,展示自己的才华,(切忌中庸之道),如果取得成绩,应保持谦虚,是领导培养,同时支持的结果,应谦虚。 3、若自己遭嫉妒、议论,应宽容,包容,若别人强,应虚心向他人学习。 四、“天资好不如学问好,学问好不如处事好,处事好不如做人好”。你是怎样认识的? 审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答:我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 首先,“天资好不如学问好”让我想起了方仲永,他三岁能诗,五岁能文,天资极高。但他的父亲为了赚钱,就带着他四处走访,不让他上学,结果几年后,“泯然众人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天资再高,但后天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学问好不如处事好”,确实是这样,学问好固然重要,但处事不好就会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重大影响。所以,要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团结同事,积极与别人合作。 再次,“处事好不如做人好”,一个人立身处世,做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思想道德品质的问题。如果一味的拉关系,讲交情,只会让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五、漫画。大致是:大金鱼缸代表大城市,小鱼缸表示小城市及乡镇,金鱼表示人才。大鱼缸鱼满为患,小鱼缸寥寥无几。谈你对这种状况的看法。 审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答:1、这幅画的意思是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在大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去小城市和乡镇工作,造成大城市人才过剩,而小城市和乡镇人才匮乏的状况。 2、大学生喜欢留在大城市可以理解,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和与小城市和乡镇相比,毕竟各方面条件和机会要多些。 3、但是,这一方面会造成表面上的就业难,另一方面会使得大城市有些人才找不到发挥作用的舞台,而小城市和乡镇却缺乏人才。 4、我们在就业时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如果在大城市能有好的机会,留在大城市无可厚非。如果小城市和乡镇能给自己很好的机会,就应该去小城市和乡镇工作,而不能因为留恋大城市,丧失了大展宏图的机会。注意:不可把留在大城市一棒子打死。 六、你对“权为民则利,为己则害”理解? 审题:对名言警句的认识。 答:这句话使正确的。权力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害,关键是看怎么用,这是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是这样分析的: 1、权为民则利。权力产生于人民,就要切实地用在老百姓身上,替他们谋福利,为他们排忧解难。 2、权为民则害。如果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不管老百姓死活,不仅贻误了自己,更贻误了人民,贻误了国家和民族。 七、你怎样理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审题:名言警句。 答: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恩必报,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看的: 1、婴儿时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入学后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之恩,工作后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培育之恩,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这恩惠,就要树立知恩图报的思想。 2、但是,我们要某些时候要把握报恩的尺度,比如你在执行公务中,你最尊敬的师长打电话来说情,那就要注意报恩的方式了,绝不能为了报恩而丢掉了自己的原则。 八、“善意谎言无可厚非”,你是怎样认识的? 审题:矛盾类。 答:对于这句话,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 1、在生活中,善意的谎言的确无可厚非。比如,你的一位亲友得了重病,即将死去。但家人大多会告诉他只是一般的病,好让他以平和的心态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 2、在工作中,就要把握好善意谎言的尺度。如果是为了协调好同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点;如果是想讨领导欢心,虚报成绩,那当然不行。 九、“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审题:社会热点。 答:1、这句话,讲的是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 2、我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的现象。甚至个别地区还相当严重。有专家估计,如果扣除环境代价,我国不少地区的经济都处于零发展,甚至个别地区会出现负增长。 3、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要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就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以绿色GDP考核代替单纯的GDP考核。 十、有人说“成功对人有益”,“失败对人也有益”,你怎样看? 审题:矛盾类。 答法一:判断正确,分条论述。 答法二:这两句话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认识,我认为成功对人无益,失败对人也无益。 1、成功对人无益。如果把成功看作是资本、本钱,把成功看成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忘了领导的培养、同事的帮助,就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失败对人也无益。如果不敢面对失败,不敢谈失败,在失败面前气馁,消磨了斗志,丧失了信心,跌倒了爬不起来,对人自然也没有益处。 十一、智 者说一个人要愉快,就要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问你如何理解? 答:1、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就是换位思考。遇到误会矛盾时要占在别人的立场着想,这样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无论别人遇到困难或是取得成功时都 能感同身受,这样才是关心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关心你。 2、把自己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就是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绝不推脱给别人,对于别人比自己强 的方面不妒忌,不把属于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3、总而言之,得到愉快的人,是懂得如何取舍的人,这位智者告示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豁达健康的生活处世态度。 4、沈从文的夫人张允和有一句很好的话,说是快乐的三个秘诀,也和这个类似吧。这就是不能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十二、如 果将诺干个长短不一的木片箍成一个水桶其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片,而是最短的那一块。这就是“木桶效应”,理论请你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答:“木桶效应”很形象的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1、对于一个整体而言,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不足,都将会导致功亏一篑;2、要想提高整体效应,得先从最短的木片下手。典型的例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木桶,其中各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及内部的各种关系、维护协调规范权责利关系的法律法规,等等就是一块 块木片,桶里水的多少代表了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运用得好不好。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短板,并且采取措施,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整体。行政许可法、审计风暴、环境风暴,等等问题的解决,不胜枚举。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说,如果不是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长远规划,这块短板必将 制约我国的长远发展,而现在,我们有信心看到,西部发展了不仅于己有利,更能与东部协调起来,全国一盘棋。 十三、中央规定要为民减负,但乡镇财政却捉襟见肘,有人说“农民减了负,财政没了收”,你怎样认为? 审题:矛盾类。 答:这种说法把减轻农民负担与财政增收对立了起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1、减负是中央精神,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我们应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送到老百姓手中。 2、增加财政收入,不能把眼光盯在农民身上,不和农民争利,要做强做大产业,里促经济发展,把资源转化为资本,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的腾飞,达到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目的。 十四、公共汽车有歹徒抢劫,你穿的衣服类似警察,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你,示意你挺身而出,你怎么办? 答:1、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面对歹徒,不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对歹徒的纵容就是对 人民的残忍;2、如果自己武功高强,能凭自己的绝招对付歹徒,那么就不麻烦大家了,如果自感实力不济,那么要发动大家的力量,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十 根筷子抱成团,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正义是可以压倒邪恶的;3、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被乘客误认为是警察的优势条件,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团结斗争,另一方面要 动员司机或其它乘客积极报警,如果自己有机会,也要及时报警。 十五、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企从公务员队伍中挖人,你对这件事的怎么看? 答:1、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在于:第一、外企急需高水平的本土管理人才,并且能够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第二、公务员队伍中的很多人才,既熟悉各 项法律法规、又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由此可见,外企高薪聘请的不仅仅是公务员的个人管理能力,还有他们的身份与人际关系,甚至可以说更看重的是后者。 2、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利益或个人价值上,更不能滥用自己的行政关系。抛开这些不良动机再说,在公务员岗位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能适应商场吗?恐怕未必。原本是市场经济的服务者、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现在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这个角色转换也有难度。 3、 如果让我做出选择,我是不会离开公务员岗位的。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公务员的社会价值,将自己兴趣和专业结合起来,我相信我能做好。 十六、“有些人什么都想干,却什么也干不好,请分析这些人屡屡失败的原因” 答:什么都想干,说明他很有工作热情,什么也干不好,说明工作效果不佳。之所以工作热情和工作效果之间有这么大的反差,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对个人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准。每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应该有一个奋斗目标,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一定要切合实际,切忌好高鹜远,不切实际。2、 对个人能力估计不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什么都想干,出发点是好的,但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成功,只有分清主次侧重,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重点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3、对自己、对外界的认识不清。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缺陷,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和不适宜的工作,只有做自己最擅长做最有兴趣做的事,才能取得预期良好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 走向失败。比如有恐高怔的人,如果非要高空作业,只怕不但干不好工作,相反有性命危险。 总之,人有专长,物有分工,我们不能好高鹜远,贪大求洋,要立足实际,找准落脚点和着力点,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十七、“资金年年有,先进轮流当”你如何看待这现象? 答:1、这种现象是平均主义思想下的不正常现象,它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价值观,不能实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 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2、要提高机关效率,尤其是要提高行政机关的效率,改变上述的局面,就得引进竞争,加强考核,比如可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可以推行末位淘汰制度,可以 尝试人事制度改革,等等,不一而足。3、作为个人,尤其是作为公务员,不要受环境的影响,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要树立做人做事不是为了投表现、不是为了 得表彰,不是指望立功评模的思想,要真正把工作当作一种爱好,把岗位当作一种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舞台。只有做到了这样,才算问心无愧。当然了,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向领导适当建议,提出对策,改变局面,促进工作,提升单位整体形象。